幼儿园里的胭脂果又熟了,那一个个圆润饱满、小巧可爱的果实挂满了枝头。孩子们在园时,我们曾一同欢声笑语地穿梭于果树之下,满心欢喜地采摘后围坐在一起,悠然地品尝着胭脂果的酸甜滋味。
现在放暑假了,它们就那样安安静静地挂在枝头,无人问津。一场淘气的夏雨说来就来,无情的雨点一遍遍地敲打着树枝,将那些绿的、黄的胭脂果纷纷打落操场。曾经热闹非凡的果树下,如今只剩下风雨吹打过后的萧萧响声以及那满地可怜兮兮的残果,让我心中涌起了一阵莫名的忧伤与失落。
幼儿园里的胭脂果树不算高大,摘下叶子和果子都会有白色的汁液流出,它是桑科菠萝蜜家族中的一员,但外形又跟家族的其他成员相差极大,掰开果肉里面就像迷你版的菠萝蜜,它不仅有红色的,也有黄色的,一粒粒种子被果肉紧紧包裹着,可以说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。
胭脂果也叫桂木果或狗囊果。果子的个头算不得大,却长势喜人,大多长得小巧玲珑的,未成熟时是绿色的小果,皮粗糙,酸到掉牙。越长越大,果皮渐变成淡黄色。七八分熟的果子,对半掰开,果肉宛如妙龄少女脸上涂抹的胭脂,色泽粉嫩,令人心喜,晒干可以用来泡水喝。完全成熟后果皮变黄变红变软,果肉颜色逐渐更深,香气浓郁,香甜中透着一丝微酸,有淡淡的青梅味,汁水充足,肉少,种子很多。用来做果汁、果酱、泡酒或者当煮菜的调料都是不错的选择。
小时候我们村里曾种有一棵胭脂果树,我们喜欢在果树下玩老鹰捉小鸡、跳皮筋、东南西北、翻花绳等游戏。胭脂果的果皮每每才微微露出淡黄色就被我们争抢着采食,一点也不嫌弃它的肉少和酸涩。有时漏网的胭脂果得以在树上自然成熟,在阳光下闪着诱人的光彩,它们口感独特,清脆爽口,熟得透透的则软棉香甜,是大自然给予我们的另一份惊喜。我们在品尝胭脂果的过程中,也感受到果树和果实给我们带来的温暖和力量。后来村子里修路时,胭脂果树被砍了,从此很多年我都未曾见过了。
如今在广西这片水果之乡,各类鲜美的水果琳琅满目,让人应接不暇。而我们年幼时那备受喜爱的胭脂果,却在时代的浪潮中逐渐被淡忘。它不再是我们的宠儿,无论多娇艳欲滴的色泽,多独特的果香,也再难满足我们的味蕾,只能无奈地坠落地面,随着落叶一起被清扫,烧成灰烬,化作养料回归大地母亲的怀抱。有时我会想,我们是否忽略了身边那些曾经珍贵的事物?或许,我们应该停下匆匆的脚步,重新审视那些被遗忘在角落里的美好。
版权声明:任何媒体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北海日报社旗下《北海日报》及其数字报和微信公众号、微博、视频号、抖音号,“晚观北海”微信公众号,北海新闻网及其微博、北海通讯APP等媒体平台的作品(包括不限于稿件、图片、视频等内容),均须注明来源和作者,并支付稿酬。对侵权行为,北海日报社将采取维权措施,届时产生的一切后果由侵权人承担。
版权合作联系电话:0779-203755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