夕照“鱼骨沙洲”。许振国 摄
近期,北海出现“十月天文大潮”,海水在早上出现大幅上涨,在傍晚时分又大幅下降。较大的潮差使得更多的沙滩裸露出来,位于地角海滩的北海网红打卡景点“鱼骨沙洲”因此在落日时分彻底露出真容,这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纷纷前往观赏“夕照沙洲”美景。
地角“鱼骨沙洲”是北海近年新晋的网红打卡地。该处滩涂上的泥沙堆积成一个长长的沙洲,周围有海水围绕着,高空俯瞰下去,像是一条鱼的脊骨,旖旎“盘旋”在大海上,因此得名“鱼骨沙洲”。
20日下午5时许,记者来到地角大王宫附近海滩看到,此时的潮位非常低,大片长条形的沙滩凸出海面,恰似一条长长的鱼脊,许多游客已经漫步在沙滩上,等待着欣赏落日下的“鱼骨沙洲”,远望过去整条鱼脊骨上人头攒动。随着夕阳西下,漫天红霞,站在海边放眼望去,一片金黄。“光着脚踩在这片金色的沙洲上,感受着浪花在身边涌动,这和平时在沙滩上的感觉不一样,非常浪漫。”来自重庆的游客刘女士说。
受近日冷空气影响,海边刮起了大风,干冷的空气使得天空看起来更加通透,露出真容的“鱼骨沙洲”吸引了不少摄影爱好者前来创作。“这个位置非常适合观看和拍摄落日。这几天的夕阳拍起来又大又清晰,加上从海水里彻底显露出来的‘鱼骨沙洲’,太出片啦!”摄影师小海说,这几天,他每天都过来拍摄夕阳。
“天文大潮的其中一个特点是潮差大,20日早上最高潮位是5.74米,而傍晚的最低潮位仅有0.6米,这使得更多的沙滩裸露出来。”自然资源部北海海洋中心观测预报室副主任黄子眉向记者介绍,未来几天,市民游客们可以欣赏到冬日下“鱼骨沙洲”的美景全貌。
据了解,沙洲裸露面积的多少取决于潮位的高低,但有时低潮时段在晚上,不适合观赏。“像这种潮位低,时段又刚好在落日时分,两者兼具的时候,非常少见。”在海滩附近居住的居民告诉记者,这几天是最适合来欣赏“鱼骨沙洲”的时候。
全媒体记者:许振国
版权声明:任何媒体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北海日报社旗下《北海日报》及其数字报和微信公众号、微博、视频号、抖音号,“晚观北海”微信公众号,北海新闻网及其微博、北海通讯APP等媒体平台的作品(包括不限于稿件、图片、视频等内容),均须注明来源和作者,并支付稿酬。对侵权行为,北海日报社将采取维权措施,届时产生的一切后果由侵权人承担。
版权合作联系电话:0779-2037559